-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 动态新闻 -->正文
-
学习时报刊发徐伟新副会长署名文章
2018年9月17日 来源:学习时报
一个时代的哲学精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革故鼎新、开放包容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精神,塑造了一个时代,构成改革开放这个时代的哲学精神。在新时代,中国人民将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 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概括。马克思认为,人民最珍贵、最精粹、最隐蔽的思想都汇聚在哲学的时代精神中,哲学的时代精神反映了一个时代人民的呼声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二是哲学具有塑造时代精神的作用。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构成一个时代社会的、政治的、国家治理的行动基础,成为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引领社会的共识、价值观以及民族的国家的行动。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从哲学的维度回顾总结40年并展望未来,将获得宝贵启示。回首40年,可以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革故鼎新、开放包容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精神,塑造了一个时代,构成改革开放这个时代的哲学精神。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思想理论创新,凝聚着哲学精神的精华,不断开辟辩证唯物主义时代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新境界。
历史前提的袪魅与坚守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1978年,当中国人再次睁眼看世界的时候,面对的挑战不亚于当年:落后就会被开除球籍。站在世界范围的横坐标上,在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GDP只有3600多亿元,处于第三世界。因此,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马克思认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其他的活动,诸如政治的、科学的、艺术的、宗教的等等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构成社会发展的基础,构成人类历史的前提。近代以来,驱逐外国侵略者,光复中华、民族独立的任务摆在压倒一切的位置。没有独立,何谈发展。“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以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突破口的全国范围的思想解放运动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类社会生活最普遍的常识得到回归。新时期由此开始。如果说,改革开放40年里什么观念让中国人受益最大,什么精神植入中国人心深处最牢固,什么观念使中国人勇于突破绝对、突破各种束缚和桎梏,那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40年来,中国社会面临多次风险。1991年苏联及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多米诺骨牌式的坍塌,使人们对改革开放的前途命运,乃至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困惑迷茫;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一次次敲响了开放的警钟,全球化的两重性,世界范围的不可测风险,考问着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人的战略定力。历史的急流漩涡中,邓小平保持着清醒和坚定,他指出,改革开放政策不变,几十年不变,一直要讲到底。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确立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人把生产力的观点,把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把历史的前提,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直至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展生产力,是改革开放时代13亿多中国人最基本的共识。中国人以40年的时间,坚持历史前提对各种错误思想的祛魅和对各种风险的抵御,保持着对历史前提的执着坚守。
辩证发展思想的时代引航
《周易》指出,“生生之谓易”,是说生命的蓬勃活力在于改变和变换;法家认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指治世的法则不是死板的,一个国家要实现富强,必须锐意变法改革。恩格斯曾这样概括辩证哲学的要义: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在社会生产力要解放、要发展,人民生活要提高、要富裕的强烈的实践呼唤中,中国人开始了“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
改革就是革故鼎新,创新是改革最本质的要求。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然后是城市,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革命的经验,在中国改革的伟大实践舞台上再一次上演。看吧,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8年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提出要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在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松懈、不停步,随时倾听实践和生产力的呼声,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高度的自觉精神,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引向全面,引向新的起点上。开放包容,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与革故鼎新构成一枚硬币的两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向世界开放,使中国走进世界,让世界走入中国,是中国改革的应有之义。要开放就要包容。今天的全球化把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日益紧密地结合为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有共同的命运、共同的利益、共同的价值,同时也有共同的风险、共同的挑战、共同的威胁,如环境污染、金融风险等,共同体的存在与发展,使得各国间的分工与合作、认同与开放成为可能,成为现实。但同时,世界并非铁板一块,各个民族和国家在其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立的利益、独立的价值诉求、独立的处事准则,要求各国各民族彼此间尊重、体谅和认异,即包容,如果没有包容,如果只能认同而不能认异,就不可能有彼此间的真正平等以及平等的交往与合作。“和合观”“天下观”“义利观”,这些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为21世纪中国与世界的融合,与各个国家的合作,与各个民族的文明交流互鉴,铺就坚实的基础。正是在这样一场大碰撞、大交流、大汇合的博大宽广的全球化场域中,中华民族的文明传统实现着向现代的转变和跃迁,可谓千载难逢。
40年改革开放的火热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一次又一次把辩证发展的时代精神及其所蕴含的革故鼎新、开放包容的实践理性高高举起,生动地诠释了一个古老民族如何在不断的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中迸发生机活力、实现梦想的伟大历史活动。
倾听新时代哲学精神的召唤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再一次听到了时代精神的呼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在新时代,中国人民将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
坚持发展生产力不动摇。经过40年大发展,我国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生产力的大发展,带来的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大提高,带来的是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带来的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作为既往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构成新时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新前提。这个新前提,决定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方向、重点、途径、方式、体制、机制等将发生新的变化,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已成为今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这个新前提决定了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个新前提决定了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结构、转方式、换动能,使经济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这个新前提决定了科技创新、人才兴国的特殊重要性,40年改革成功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从乡村到城市,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泛发生作用,为此必须构建新的改革动力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向人才要活力,向科学技术要动力,向创新要前途。总之,必须凝神聚气,在新的时代、新的前提面前,为完成新的任务,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如磐石不动摇。
全面深化改革不松懈。一是全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者,就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就需要有管总的目标,也要回答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效果这个问题。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治理国家的制度,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各制度之间相互连接、相互生成,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等,构成整个治理体系的不同侧面或不同组成部分,如果迁就于体系的某个侧面或某个部分而长期停滞,相互牵制的问题就会发酵、扩大,改革的总体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只关注各领域内部的“问题”,而忽略各领域改革之间衔接、交叉、纠缠、掣肘的部分和问题,改革难题就无法真正突破。二是深化。深化改革,既要针对当前问题,立足于啃“硬骨头”,解决急、重、险、难、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同时更要对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看是否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果有些改革、有些政策,只顾一时而忽视长远,针对一事却违背了基本规律,就会离改革总目标渐行渐远。人类社会的进化同生物进化有相似之处,遵循着一定的法则。适应与僵硬、专业与粗放、自主与从属、凝聚与松散,是考量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不断增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加强国家治理体系的专业性设计和专业能力提升,培育并发挥制度自治、自主及自觉的功能作用,凝聚并服从于制度的使命与责任,不断推进新制度的发展完善,唯有深化改革。
坚定道路不折腾。改革开放40年,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40年,是坚定道路不折腾的40年。40年里,无论是来自外部的挑战,还是内部的风险,都未能从根本上颠覆我们的战略意志和战略道路,都未能阻止中国人改革开放前进的脚步,却进一步坚定了全民族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定自信,一方面要沉着冷静,泰山压顶不弯腰;另一方面要善于发现问题、破解矛盾,勇于自我革命。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当前世界格局多极化走强,全球治理秩序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加大。在一个变迁的世界中,要保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定力,我们要注意防范路径依赖,努力去拥抱新时代的新曙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不断从现代科技创新中汲取新动力新因素的道路,是引领中华民族激发创造动力、迸发创造活力的道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要坚定道路不折腾。
- 高端国际会议重磅预告FORECAST
- “新时代中国”国际研讨会
2018年4月11日,“新时代中国”国际研讨会在英国伦敦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外文局和21世纪理事会联合主办。
- “读懂中国”丛书
“读懂中国”丛书是中宣部重点出版项目,由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策划并组织编写。2018年4月,丛书首批中、英文版图书21种由郑必坚等知名学者撰写,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出版。
- 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
2015年11月1-3日,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习主席会见外方嘉宾。
- 第一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
会议于2013年11月1-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同贝格鲁恩治理研究会联合主办。